景区介绍


白银坨

白银坨旅游区地处顺平县、唐县、易县、涞源县,满城县等五县交界区域,是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脉的高山峡谷区。

白银坨

这里山高谷深林密,流水潺潺,自然风光美;早春,漫山遍野山花烂漫;夏季,是一个绿色的海洋,气候凉爽,是极佳的避暑圣地;秋天,满山红叶更是热烈壮观;冬天,一道道清泉变成一道道冰瀑,满山的松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晋察冀军区和冀中军区的后方根据地,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目前已经建成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在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银坨景区在顺平县神南镇永兴村境内,总面积15平方公里。内含六大旅游分区:1、老爷庙大峡谷为综合服务区,这个分区不仅有为游客服务的各种设施,还有一个可观赏的景点——老爷庙,有和老爷庙有关的许多故事传说;2、石湖峡,为山泉疗养区,一道大峡谷流动的山泉水产生大量负离子,对人体的许多慢性病有疗养作用;峡谷北段大规模壶穴群和具有17亿年历史的藻类化石,号称地质奇观,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3、岭上环线,为山色观赏区,在岭上俯瞰群山,春赏烂漫山花,秋看满山红叶。

白银坨
白银坨

4、花冠林海,为森林养生区,区内黄金峡谷隐藏着神秘的金矿文化,冰川峡谷隐藏着地质奇观一冰川遗迹。5、仙风峪,为红色文化区,有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纪念广场、纪念馆,冀中抗战纪念园、纪念馆。主峰环线,为专业登山区,这条环线山路崎岖,不适宜游览,是专业登山队员和军队院校的专用训练之路。
白银坨景区距顺平县城55公里,距保定市75公里,距石家庄170公里,距北京市200公里,距雄安新区70公里。

  老爷庙大峡谷

老爷庙大峡谷是白银坨景区内五大分区之一,这个分区为综合服务区。峡谷的两段开阔处开辟两个停车场,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

大厅,一个大山门,两个小山门,购物廊,景区中心餐厅,北楼宾馆,南楼宾馆,山间别墅,文化活动广场。

到白银坨景区游览,首先进入老爷庙大峡谷,在大山门外的西停车场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两侧山峰高耸入云,青松掩映的南山脚下,顺应山势而建的“导游画廊”格外显眼。游客服务中心大厅的外墙顺应了两壁山体的石头风格。矗立在峡谷正中的白银坨景区大山门也是取材当地石头,顺应了白银坨景区的大山风格。

白银坨
白银坨
白银坨
白银坨
白银坨

进入大山门,左侧一溜购物廊,石头砌的山墙,古代门脸板搭房,山中野果大枣酒,天然香气扑面而来。

 

东行不远,阴面半山腰有个天然洞府,塑着“三国演义”人物关羽,洞府下是手把大刀的周仓。这是一座庙宇,俗称“老爷庙”。

白银坨
白银坨

老爷庙始建于明朝,这一带的地下隐藏着一个很大的明代皇家银矿,老爷庙是皇家银矿的保护神庙,银矿的洞口在峡谷北侧的山梁上,洞口旁有一座石砌的大平台,台中有个凹槽,专家鉴定说这个大石台是树立皇家旗帜的旗杆座。从洞口进入银矿区,顺着矿道往下,越走分岔越多,越往下洞口越狭窄,狭窄处仅能容一个瘦人爬过去。过了狭窄处,里边又有许多宽阔处,再往下有地河,有独木桥。

阳坡半山腰有个小山庄,叫老爷庙庄,居住着七、八户人家。其中一户人家保存着半通明代皇家银矿的记事碑。

白银坨

明代皇家银矿洞洞口

 

白银坨

老爷庙庄北部山梁上一马平川,叫骝马梁,是明代皇家银矿官员的遛马场。
老爷庙庄西有官银堂村,原有一座豪宅,是明代皇家银矿官员的住处,被毁于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南部有车场村,是来皇家银矿的官员的停车场。有娘娘宫村,传说皇帝来银矿视察时,夜宿娘娘宫村,在这个村选了一个妃子,这个村得名娘娘宫。

石湖峡内的朱家庄,也和明代皇家银矿有关系。

白银坨

娘娘宫村

 

石 湖 峡

进了石湖峡小山门,第一个景点叫南湖,依次有草药园,西湖,长湖,龙泉石径,一线天,群峰会,壶穴群湖,朱家庄,蛇仙庙,藻类化石、山泉口等12个景点。

白银坨

石湖峡是天然山泉水区,也叫天然负离子疗养区。最北端的山泉口流淌着一泓万年不息的山泉水,它不分冬夏,不分旱涝,流量总是那么大,原先就在一块光光的石板上,淙淙的往外流淌,就是这一泓山泉水,造就了石湖峡一谷五湖的山水风光。山泉口的海拔高度620米,南湖的海拔高度是520米,山泉水从北往南一路流来,唱着歌儿,叮咚作响。流动的山泉水激发出大量的负离子。据测定,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15000个。空气中的负离子可以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即体内垃圾,对人体许多慢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白银坨

位于石湖峡北端的壶穴群湖,峡谷底部光光的白石板上雕琢出许多大小不等的石湖,个个圆圆的、光光的,大的能容一头牛,小的如酒盅,山泉水从高处往下流,两壁山腰密密的松林,和谷底的景观相呼应,使人想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著名诗句。想起“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唱着歌儿流向远方”的歌词。想起山泉口一泓万年不息的山泉水,这些漂亮的石湖就是这一泓万年不息的泉水打造出来的工艺品。

白银坨
白银坨

娘娘宫村

 

白银坨

在山泉口旁还有一大地质奇观,叫藻类化石,地质学家说,这些藻类化石形成于17亿年前,它们是科学家非常重视的地质瑰宝。是一份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


山泉口旁的小山庄叫朱家庄,庄上十多户人家,据说是明王朝没落时,皇室的一支隐居于此,因此可以说,朱家庄的来历也和皇家银矿有关系。

白银坨

藻类化石
 

白银坨

朱家庄

岭上环线


石湖峡最北端石湖叫北湖,北湖三岔口是岭上环线的起点。岭上环线为山色观赏区,从北湖三岔口西行,步步登高,从这里开始可以近距离欣赏景区东部风光,许多美丽的花冠树近在脚下,伸手可及。
 
到了一个仅有三户人家的小山庄——靳家庄,往左一条通往东岭的石径是旅游路,名叫林中石径,秋天红叶节时登上这条石径,不免使人想起著名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银坨
白银坨

在盘山而上的林中石经缓缓上行,每到一个平台驻足观赏,回头看走过来的风景,远处山庄在画中,游人皆在画中游。


林中石径的尽头是东岭中台,正中一座观景亭,往北一条石经通东岭北台,往南一条石经通东岭南台,北台名为北台观云,在这里观云,有时云在脚下,这里是拍摄画中游美丽画卷的较佳位置。南台名为南台看松,登上南台,松林环绕,近处是松树,远处是松林,松香气息心人肺腑。
 

白银坨
白银坨

从东岭看西岭,西岭在画中,沿石径绕到西岭,回首再看东岭,东岭也在画中。
西岭观景三台,有望峰台,探银台,探金台。望峰台南面正对着白银坨主峰。登上望峰台看白银坨主峰,感觉近在咫尺,仅一步之遥。探银台的名称与明代皇家银矿有关系,传说当时的堪舆家来勘察银矿时站在探银台看出白银坨下有银矿宝藏,并且看出进入白银坨银矿的银屏门,只可惜没在银屏门找到开启银屏门的银钥匙。探金台是古代堪舆家寻找金矿时的观测点,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开启金矿的金钥匙。
从黄金三岔口往西一段石径叫林上石径,林上石径的脚下就是黄金峡谷和冰川峡谷,两道峡谷都被浓密的花冠林覆盖着,从林上石径举目观赏,原始花冠林像大海一般波澜壮阔,从早春二月到十月深秋,原始花冠林的颜色不断变幻,春的妩媚,夏的妖娆,秋天红红火火的热烈,五颜六色的画面都可在这里拍摄出来。

花冠林海


从东岭看西岭,西岭在画中,沿石径绕到西岭,回首再看东岭,东岭也在画中。
西岭观景三台,有望峰台,探银台,探金台。望峰台南面正对着白银坨主峰。登上望峰台看白银坨主峰,感觉近在咫尺,仅一步之遥。探银台的名称与明代皇家银矿有关系,传说当时的堪舆家来勘察银矿时站在探银台看出白银坨下有银矿宝藏,并且看出进入白银坨银矿的银屏门,只可惜没在银屏门找到开启银屏门的银钥匙。探金台是古代堪舆家寻找金矿时的观测点,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开启金矿的金钥匙。
从黄金三岔口往西一段石径叫林上石径,林上石径的脚下就是黄金峡谷和冰川峡谷,两道峡谷都被浓密的花冠林覆盖着,从林上石径举目观赏,原始花冠林像大海一般波澜壮阔,从早春二月到十月深秋,原始花冠林的颜色不断变幻,春的妩媚,夏的妖娆,秋天红红火火的热烈,五颜六色的画面都可在这里拍摄出来。

 

白银坨
白银坨
白银坨
白银坨
白银坨

黄金峡谷的北端是一个黄金广场,这是一个开采黄金的矿渣堆积起来的广场。广场两侧有许多开采黄金的掘金洞。这里被称作冒险家的乐园,一代一代的掘金者怀揣着发财梦到这里来冒险,有人赔得倾家荡产,有人把性命丢在矿洞里。您看西山根下有一个极简单的供台,那是掘金人供奉的五路神庙。您知道他们供的是哪五路神吗?这五路神一是赵公明,二是关云长,三是比干,四是范蠡,五是土地神张福德。有一年,这五路神同时显灵,告诉掘金者们,五路神谁也不保你们能够发财,人的财富都是修福修来的,回家修福去吧。掘金者们一下子恍然大悟,纷纷离去,一个混乱嘈杂的黄金广场又恢复了大自然的宁静状态。
从黄金三岔口西行到了铁栈道,往西一片光光的青石板,在那片光光的青石板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臼。民间传说,古代孙膑和庞涓在这里打仗。庞涓被围困在这里,他的坐骑看到无路可走,急的四蹄乱刨,在这些石板上留下许多马蹄印。有些石臼的形状确实是马蹄形坑洼。地质学家说,这是3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冰川遗迹,叫冰臼,是冰川裂隙长期滴水形成的,是大自然的工艺品,是一份非常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

峡谷北侧石壁上有一个虎口样的石窟,露出一颗巨大的牙齿,这里俗称虎牙壁,那块像老虎牙样的巨石上部大,下部小,足有一吨多重。是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这块巨石塞在这里?地质学家说,这块巨石是冰川漂砾,是300万年前冰川运动的巨大力量把这块巨石塞进这个石窟的。

白银坨

冰  臼

白银坨

冰川漂砾

峡谷北侧石壁上有一个虎口样的石窟,露出一颗巨大的牙齿,这里俗称虎牙壁,那块像老虎牙样的巨石上部大,下部小,足有一吨多重。是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这块巨石塞在这里?地质学家说,这块巨石是冰川漂砾,是300万年前冰川运动的巨大力量把这块巨石塞进这个石窟的。

主峰环线

从指路石往南进入通天峡,一路缓缓上行,至白银坨主峰的背阴面,从主峰山脚下直通山顶有一道小峡谷。像是斜靠着山体的一个木桶,当地人称作青桃木桶。沿着青桃木桶内的石径缓缓上行,至一段陡峭狭窄处,这一段叫天梯,需要借助铁索攀援而上。从天梯登上主峰,先是进入一片松树林,再进入一片杂树林,在林中看不见天空,也看不见山下的风景。在林中沿一条石径往东登上一座高台,可以观赏东部风光,再沿一条石径往西登上主峰观景台,就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仿佛可以在这里俯视天下,往南可以望见唐河,往东南视野可以超越玉皇坨,往东北可以望见狼牙山,往下可以俯瞰整个白银坨景区和龙潭湖景区。

白银坨
白银坨
白银坨

石柱峰

从主峰观景台往西再往北行,有一个很大的石柱峰。

 

从石柱峰沿着环线北行到达冰川峡谷内的槐树青庄。这条主峰环线与龙潭湖景区的梯子沟的一个分支黑炭窑沟相连,从梯子沟口至槐树青沟,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的军训之路。

白银坨

93阅兵方队和本景区老总重走抗战路

白银坨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正在军训

仙风峪

仙风峪为红色文化区。这个区域有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馆,有冀中抗战纪念园、纪念馆。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已经成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冀中抗战后方基地已经列入红色经典景区名录。

白银坨

仙风峪入口

白银坨

进入仙风峪不远处有一个小峡谷的分岔口叫白石湖,是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白石湖,是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

 1941年秋,日军集中全部兵力围剿我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白求恩学校二队从驻地葛公村转移到花塔北山,被日军大部队包围,他们跟随杨成武将军从梯子沟突围出来,到了道士观沟,与冀中军区后方医院二所会合,再次被日军大部队包围,二队二百名学员在这里与日军展开殊死的搏斗。他们用仅有的几支步枪掩护突围,子弹打光了,就跟敌人拼刺刀,或用石头砸,甚至拳打脚踢、用牙咬。当地一位叫李登秀的老人当年14岁,是这次事件的目击者。他在一块大石头的缝隙里,目睹了这次事件的全过程,每次讲起白校学子如何英勇的与敌人厮打,如何壮烈牺牲的情景时,都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说,当时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土地,染红了白石湖,他是日军在这里欠下中国人民血债的见证人。 

白银坨

李登秀老人

白银坨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的师生们正在倾听李登秀老人讲述当年日寇暴行

白石湖往北一片开阔地建设了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纪念广场。

 在一个白校学子曾经居住过的民居小院,建设了一个小型纪念馆。
再往北转过一个山崖,又是一片开阔地,建设了冀中抗战纪念园,在纪念园北部的道士观庄上,利用冀中军区后方基地曾经居住过的旧居进行修葺,建设了冀中抗战纪念馆。纪念碑上的人物姓名:(从左至右,点击人名查看详情) 

张 珍   殷希鹏   程子华   吕正操   黄 敬   白求恩  孙志远 

白银坨

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纪念广场

白银坨

冀中根据地抗日纪念碑

白银坨

清华英烈纪念碑

仙风峪内有和明代皇家银矿有关的漏银口,从漏银口能看见山梁上银矿洞口旁的旗杆座。传说,明代的堪舆家在堪察银矿时,没有在银屏门找到开启白银坨主峰下银矿的银钥匙,却在漏银口找到了银矿的矿苗。
仙风峪内有仙风潭、道士观庄、道观遗址等和道教有关的文化遗存。仙风峪也叫道士观沟,传说,金代全真教第二代教主马丹阳在此修道,这儿的道观叫白云观,与北京白云观同名同宗。道士观庄上如今还有道教弟子,他们主要修炼跪拜功,用于养生。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永兴村  联系电话: 0312-7619916
白银坨风景区 版权所有  冀ICP备1702178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保定  seo

手机官网

官网微信

手机官网

全景展示

美团购票

美团购票